November 2004

Monthly Archive

中醫爲何能治自閉症

Posted by on 20 Nov 2004 | Tagged as: 自閉症

自從美國精神病科醫生Leo Kanner 1943年提出並確定下來 AUTISM (“自閉症”,中國稱之爲“孤獨症”)這一概念後,人類又一次面臨著巨大的困惑。由於自閉症的病因至今仍然難以確定,現代醫學目前也沒有什麽有效的治療方法,孩子出現自閉症狀後似乎根本看不到痊愈的希望,因而給父母、給家庭帶來無窮的壓力、給社會造成相當大的負擔。根據目前國際最新統計數據,歐美國家目前自閉症的發病率為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六,而中國至少有二百萬以上這類患兒。隨著出現自閉症的患兒群體不斷擴大,自閉症一類的相關疾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美國精神病協會所編撰的《精神紊亂診斷與數據年鑒》第四版認定,自閉症精神紊亂症狀主要表現在喜歡獨處,這是由於患者在社交活動與交流上存在著極大的缺陷所造成的。他們經常重復同樣的動作,興趣極爲有限。許多自閉症患者雖然能夠開口說話,但是卻無法與他人進行正常的交談,或者主動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許多孩子在1-2歲左右時,發育正常,聰明活潑;可是到了2-3歲時,卻突然變得“古怪”起來,他們很少説話、或者根本不説話;對家長説話也不予理睬,甚至眼睛望著別處;喜愛玩空想產生的所謂遊戲,甚至嘴裏還會不停地發出遊戲的聲音。他們在外出時會到處亂跑,根本不管前面有沒有危險;有的甚至不怕火,敢用手去抓;有的表現為多動,只要是醒著就不會安靜……。有人說這些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爲他們是不在意其他人的存在。其實,這種理解並不全面,這些患兒沒有什麽“自己的世界”,如果非要說有的話,他們的所謂“世界”是簡單的、甚至是空白的。由於存在接受新知識方面的障礙,他們只能循著自己的固有思維進行活動;他們不理睬家長説話,或者是由於他們並不懂得家長在說什麽,或者是出於懶得理睬的心態;他們之所以亂跑,是因爲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他們不怕火,不怕車,是他們不知道這些東西可能會傷害到他們;他們不説話,是由於他們的大腦受到傷害而不會説話。也許許多醫者和家長並不同意這種説法,以爲他們的孩子原來很健康,現在不可能出現大腦的損傷;可是他們不知道,過度的攝食,會傷害到孩子的大腦細胞;靜多動少和較爲孤獨的現代生活方式,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如果這種不當的生活方式還在繼續,這種傷害當然也會繼續下去,所以說,自閉症屬於進行性疾病。此外,腦癱患兒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由於語言、行爲、社交等方面能力較差也被診斷為自閉症。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中醫爲何能治自閉症

如何看待小兒腦病的臨床療效

Posted by on 06 Nov 2004 | Tagged as: 自閉症

小兒腦病(包括自閉症、小兒腦癱症、腦炎後遺症、唐氏症等)屬於現代醫學所認定的“絕症”,許多家長在多方求醫無門的狀況下,祗得無可奈何地認命。然而,筆者根據中醫“有諸内者行諸外”的理論,通過懸壺三十餘載的臨床探索,可以確認小兒腦病並非絕症,只要家長能夠堅持進行有效的中醫治療,完全可以得到較大的臨床症狀改善,以至治愈。筆者此說並非空穴來風,在四十餘例的臨床病例中,筆者已經治愈四例,餘者皆有不同程度的好轉。

筆者認爲,治療小兒腦病的關鍵問題在於家長的堅持,而家長的堅持又全在於如何看待小兒腦病的中醫臨床療效,它關係到家長的信心、關係到醫者為孩子制定訓練計劃,也關係到孩子未來的治療等等大問題。“醫者,信也。”依據筆者幾十年的臨床經驗來看,如果家長不願意遵照醫生醫囑,不與醫生認真配合,給孩子治病完全是句空話。在筆者治療過的四十餘例腦病患兒中,祗有四例痊愈;此四例痊愈病例的共同特徵並非病情的輕重相同,也不是療程的長短一樣,而是家長的信心和配合都是一致的,從而使得筆者能夠有機會幫助他們的孩子恢復正常。初診時這四例患兒的情況都不一樣,其年齡有大有小,大的六歲半,小的一歲半;療程也有長有短,長的五年半,短的僅四個月;病情也有輕有重,輕者不會自主説話,重者連頭都擡不起來。由於對於筆者的治療充滿信心,這幾位家長都能堅持下來。同時他們也極爲配合,除了輔導孩子進行規定的訓練外,還善於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發現患兒症情上的進步,並提供給筆者作爲參考。然而,其他許多家長卻不是這樣,他們即使見到孩子臨床症情有著明顯改善,但還是選擇了中止治療。回顧這些家長的言行表現,對於他們的内心思維進行探討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如何看待小兒腦病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