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005

Monthly Archive

拔苗助長與鴕鳥心態

Posted by on 19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相傳鴕鳥遇到危機時,常常會將自己的頭插入沙堆,以爲這樣就能夠躲過危險。人生中也存在著如何直面人生的重要話題,面對生活中所踫到的各種難題,智者敢于面對,會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認真解決,並隨時準備著面對新的挑戰;而弱者卻總是想著如何去迴避,可是這些難題因爲沒有被解決而始終存在,而且還會糾合著其他的難題困擾著他;難題日積月累,以致常常壓得弱者喘不過氣來。所以説,如何面對生活中所出現的難題的問題,屬於每個人的生活理念,決定著自己的日常生活狀態和一生的命運。對待孩子也是這樣,“望子成龍”是每個華人所信奉的哲理,人們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會有出息,但並不是每個孩子以後都能夠成爲科學家或競選上美國總統。家長如何面對孩子的現在和將來,也是影響著孩子成長的大問題。

孩子的“現在”是什麽?是為了“將來”而長大。不管在哪個方面,孩子都需要長大。孩子長大需要有一定的過程,急是急不來的。“拔苗助長”這個成語是諷刺那些違背自然規律的心急人的,但在現實生活中,這類心急的家長倒不少見。隨著現代生活水準的提高,幹著“拔苗助長”這種蠢事的家長越來越多,他們恨不得自己的孩子能夠像吹氣球一樣地快速“脹大”,結果當然會適得其反。這種育兒上的錯誤觀念傷害著自己的孩子,在我們的周圍,患有肥胖症、自閉症、多動症、小兒腦性癱瘓症、以及發育遲緩的患兒越來越多。由於西醫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這類患兒給家庭、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拔苗助長與鴕鳥心態

談 腎 虧

Posted by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在中醫臨床上,人們動輒就會聽到醫生有關[腎虧]的辨證診斷;然而[腎虧]到底是怎麽回事,真正能夠明瞭其真實含義的人並不太多。前者筆者曾在某報拜讀過一篇題爲《腎虧症候群-華人特有症狀》(詳見洛杉磯《中國日報》2004年11月16日C4版)的文章,其中寫道“腎只負責製造尿液,和排尿無關,解小便是膀胱和尿道(的)職責,將排尿不順、不適、尿失禁……歸咎於腎,是錯誤的。”這篇文章的主題或許只是想撇清腎臟的職責,但作者卻錯以爲[腎虧]的概念源於人們對於腎臟的無知,故擺出一付傳道者的姿態。這位作者站在西醫的角度對腎臟做出恰當的描述本來無可厚非,但遺憾的是,他對中國文化毫無了解,對中醫知識一無所知,卻硬要把中醫的[腎虧]概念混同於腎臟的功能,以致鬧出這篇笑話文章。

[腎虧]的概念出自於中國文化,基本上每個中國人都知道有[腎虧]這麽回事。[腎虧]一說源於中醫理論,主要是指與[腎虧]相關的一系列臨床表現。在中醫理論中,腎的主要生理功能為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和水液代謝;腎主骨生髓,外榮於髮,開竅於二陰,在志為恐與驚,在液為唾,腎與膀胱相表裏等等。從上面可以看出,中醫理論中之[腎]並非專指西醫所謂的腎臟,其内容遠比腎臟的實質概念要廣泛得多。所以說,中醫的[腎虧]理論與西醫的腎臟功能屬於不同醫學理論的兩個概念,試圖以腎臟功能的描述來評論中醫的[腎虧]證型,豈不是個大笑話?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談 腎 虧

中 藥 是 藥

Posted by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在美國的食品醫藥管理中,中藥被列入食品類管理,而且允許針灸醫師臨床使用。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管理規定。一方面中藥作爲食品,在市場上可以隨便買到,因而也可以隨意食用;而另一方面,中藥又屬於藥物,被中醫師用來在臨床上治療疾病。雖然有少部分中藥可以食用,但實際上中藥並不是食品,而是中醫師用來治療疾病的藥物。中藥有“四氣五味”之分,中藥的使用必須符合中醫的“辨證論治”等臨床使用規律,那些不懂得中醫理論的患者或其他醫學界的醫生隨意使用,容易導致臨床醫療事故的發生。同時作爲食物,必須是無毒的;而部分中藥含有相關的毒性;即使完全沒有毒性的中藥,在使用不當時仍然會導致中藥中毒。因此,這種藥食混淆的現象會導致管理混亂,除了中藥中毒事故叢生外,許多中藥也因爲含有毒性成分不符合食品的管理規定而被拒絕進口,使得中醫師和廣大患者失去使用部分中藥的權利。

臨床上常有患者詢問:“中藥是不是健康食品?” “爲什麽吃了那些健康食品會不舒服?” “中藥能不能長期服用?”……一連串的問題圍繞一個核心:中藥的定位問題;也就是說,中藥到底是屬於食物、還是藥物的問題。我們知道,不少中藥可以食用,這類中藥的共同特點是藥效較弱,對人體的作用較小,因此使用後不會出現不適反應。但大多數中藥並不適合作爲食品食用,這些中藥的藥性較大,對人體的作用較強,它們被發掘出來是作為中藥用來治病的;如果使用不當,常常會損傷人體的健康。因此我們說,中藥是中醫師臨床用來治療疾病的藥物,不能隨便當作食品食用。即使使用中藥保健養生,也必須在機體出現輕微的病態證型之時,進行針對性較強的辨證施用,使得病態證型得以糾正,從而不至釀成疾病。我們必須懂得,中藥養生祗能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絕非指那種無病吃藥,以期長命成仙者。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中 藥 是 藥

談“有病治病,無病養生”

Posted by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中國文化中有句養生的説法,叫做“有病治病,無病養生”。這句話並非專指吃藥而言,譬如運動,當你感覺身體孱弱,動則氣喘時,或者渾身不適,痠緊疼痛時,你試著做些適當的運動,一段時間後,你會感覺到周身舒泰,強勁有力。此時你的病痛感覺也消失了,身體也強健多了,這不就是“有病治病,無病養生”嗎?筆者有許多患者,初診時總是感到這裡不舒服、那裏不對勁,經過筆者調治後就好了。但是一段時間後,他們又回復到原來的狀況而求醫,這是什麽原因呢?筆者認爲應該歸咎於他們的生活方式不正確。對於這類患者,筆者常常會勸他們進行適當的運動;許多人因此而得益,不需要筆者的幫助就能全身舒適地活著。這就是說,適當的運動能夠起到“有病治病,無病養生”的作用。當然,正確的飲食、睡眠等等生活形態都具有這種功效,問題在於你能不能堅持下去。

筆者曾聽過有些西醫醫生解答“有病治病,無病養生”的概念,他們站在西醫的角度來詮釋,筆者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蠻好笑。記得某位醫者以流感為例來解答這個問題。他認爲某些人使用抗生素來預防流感是錯誤的,因此,“有病治病,無病養生”的觀點不對。誠然,抗生素不能殺死流感病毒,人們使用它是為了防避繼發性細菌感染,這種既不為致病,又不能養生的做法當然不足以取;況且,抗生素用多了不但會損傷胃腸,還能夠培養細菌的抗藥性,生産出更多更加危險的新生代細菌。但是,這種“因”並不一定能夠證實“有病治病,無病養生”的觀念,因爲這個觀念與西醫理論根本搭不上邊。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談“有病治病,無病養生”

挑戰

Posted by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欣聞加州中醫政治聯盟劉美嫦主席希望通過全體中醫同仁的努力,欲將針灸“收歸國有”,筆者不禁大聲叫好,那種心情就好像看到被八國聯軍搶去的國寶回歸中國一樣。筆者相信,通過弱勢者的努力,物歸原主是歷史的必然。然而對於這種努力,在執照針灸師内部卻有著很多雜音,甚至還有人抵制這種正義的呼聲,豈非怪事一樁?!

由加州眾議院衛生委員會主席陳煥英議員提出的[針灸師執照行醫法案](AB2152)將使用明確的法律條文重申任何人必須擁有加州中醫執照方可實行針灸治療的規定。這項由加州中醫政治聯盟策劃的,專門為保護中醫師基本權益的提案,對於確保加州公衆獲得安全可靠的中醫服務意義十分重大。事實上,由於中醫療法屬於醫療行爲,關係著社會公衆身體健康的大問題,因而採用立法的方式來保護中醫專業的學術價值應該屬於理所當然的事情。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挑戰

Next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