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患兒治愈後的困惑

Posted by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自閉症

通常人們在患病後得到康復總會感到滿足,尤其是患有自閉症這類近乎絕症的患兒,按理來説家長應該為自己孩子的自閉症得到痊愈而更加高興;但筆者此時所面對的,常常是家長在得知孩子病情痊愈後所表現出來的困惑。

自閉症患兒布朗生於1999年10月份,屬於輕度自閉症。3歲的布朗初診時的主要症狀為沒有自主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能力僅為兩歲正常兒童狀態。患兒能夠重復他人的話語,吐詞清晰,但無法表達自己的意願;同時嘴中不停地講著誰也聽不懂的話。譬如,別人說“吃飯”,他可以跟著說“吃飯”;但當他想吃飯時,卻無法用語言表達而說出“吃飯”二字。當他感覺到委屈時,常常需要好幾秒鐘後才能大聲哭出來。此外患兒喜歡獨處,眼神有時有少許散亂,性煩躁,常用頭撞擊枕頭,有吃鼻屎的習慣。經過筆者四個月的推拿治療,患兒布朗上述症狀基本消失。在社交行爲方面,布朗由喜歡獨處,不與其他孩子玩耍,到能與其他孩子鬧成一團。在語言方面,布朗從原來的祗會復述別人的話,甚至亂說沒人聽得懂的話,到可以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能用語言與人進行正常的交流。孩子反應敏捷,眼神清亮,撞枕頭、吃鼻屎、亂説話等不正常行爲沒有出現,其自閉症臨床表現完全消失。由於布朗的自閉症診斷已失去依據,因而可以確認該病已經基本治愈。當筆者將此診斷告知其家長時,家長略表謝意後,長嘆一聲道:“吳醫師,我們總覺得布朗的表現有問題,四歲的孩子所提出的問題太過幼稚,他姐姐這麽大時比他成熟許多。”筆者聽後即明其意,回答說:“那是必然的。他姐姐屬於正常發育的孩子,這孩子雖然有四歲的年齡,但由於疾病的原因,孩子能夠從外界所接受的知識會很有限。如果你把孩子看成二歲,那麽妳覺得他所提的問題幼稚嗎?”“那不會。”家長肯定地回答說。事實上,這位患兒能夠正常地接受日常生活知識的時間的確祗有兩年,那麽,祗有在未來的時間裏,加大各種知識的教育份量,孩子的智力纔有可能跟得上正常的同齡兒童。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自閉症患兒治愈後的困惑

願望與滿足

Posted by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潔潔是個可愛的小男孩,圓圓的臉上撲閃著兩隻大眼睛,兩邊的小酒窩似乎永遠顯示著內心的興奮和滿足.今天是他即將上學讀書的前一天,爸爸在醫院門口點燃了[萬字頭]的長鞭,震耳的鞭炮聲表達著全家人喜悅的心聲,“我們的潔潔終於能過上正常的兒童生活了!”在他們掛起的“仁心仁術”匾牌下,潔潔依偎在筆者的懷里,口中喃喃不停地說道:“吳伯伯,謝謝您救了我——。”此情此景,令人感動,周圍許多候診的患者都陪著筆者一起留下了熱淚。

潔潔是在一歲半時(大約1983年)開始接受治療的。當初,孩子的頭擡不起來,嘴角流涎,不會説話,智力遲鈍,西醫診斷為小兒腦性癱瘓症(臺灣稱之為小兒腦性麻痹症)。其病因爲腦細胞壊死或發育不良,依據西醫[腦細胞不可修復]的理論,此病被列爲絕症。孩子的父母曾抱著孩子到過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四處求醫,但都失望而歸。偶然的機會,他們找到筆者訴説孩子的不幸,由於當時筆者只有半天的門診時間,門診量較大,每日限號對外治療,可謂一號難求。孩子的父親余先生只得常年整晚排隊。歷經艱難的五年半之久的治療,終於得到回報,圓了自己的夢,其舔犢情深,令人唏噓。余先生感慨地說,當初,只要聽到哪裏有醫生可以治這種病,無論多遠,他都會抱孩子去,想不到竟在自己家的附近治好了孩子的病,真是幸運。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願望與滿足

請給孩子一個機會

Posted by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會發現在自己的周圍患有小兒自閉症、小兒多動症、小兒抽動症、小兒腦癱症等小兒腦性疾病的患兒越來越多。由於現代醫學目前暫時還不具備有效的治療手段,患上了這類疾病,對於一個家庭來説無異於天降大災,不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很大的壓力,而在精神方面的壓力則更重,家長最為擔心的是孩子長大後不能夠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

對於小兒腦病,目前流行著許多療法,諸如音樂療法、高壓氧艙療法、微量元素療法、排毒療法等等,可謂五花八門;常常弄得家長疲於奔命,無所適從。但是臨床案例顯示這些療法的效果並不理想,根本無法起到治療作用。目前西醫將重點放在對於腦病患兒所進行的各類輔導訓練上,相對來説這些輔導訓練對於孩子的病情應該有著一定的幫助,但其作用帶有明顯的傾向性:即對於具備學習能力的一類患兒,這種輔導有著一定的作用;但對於學習能力較差的一類患兒,這種輔導不會產生多大的效果。對於這個問題筆者在治療過程中深有體會,許多患兒經筆者治療後其輔導訓練的效果變得較爲明顯,有的甚至被當作示範的樣板。事實上,對於患兒進行功能輔導訓練是必需的,筆者也會在治療過程中要求家長進行相關的專題訓練以配合臨床治療。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請給孩子一個機會

自閉症病因初探

Posted by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自閉症

雖然自閉症病名的確定已經六十多年了,但其真正大範圍地危害人類卻是最近一、二十來年的事,尤其是在生活相對比較富裕的地區,自閉症的發作率變得越來越高。根據目前國際最新統計數據,歐美國家目前發病率為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六,而中國至少有二百萬以上這類患兒。然而時至今日,現代醫學對於自閉症一類的小兒腦性疾病還是無法進行有效地治療,只能試圖依靠功能訓練來提高患兒的各項生理機能;當然,這種訓練是無法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的。由於自閉症的病因至今仍然難以確定,許多孩子患上自閉症後似乎很難看到痊愈的希望,因而給家庭帶來無窮的壓力、給社會造成相當大的負擔。隨著出現自閉症患兒的群體不斷擴大,自閉症一類的相關疾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圍繞自閉症的研究有很多,尤其在自閉症的病因方面,學者們依據統計學的相關數據提出許多推測和論點。關於自閉症的病因,有人認爲為體内重金屬含量過多,有人認為是奶製品吃得太多,有人歸咎於基因或者遺傳,甚至有人認爲為接種疫苗所導致等等。這些或許都可以稱作病因,但筆者以爲,自閉症的真正病因應該是患兒的腦細胞在發育階段遇到障礙而不能得到正常的發育,而障礙的本身就是患兒日常生活中不利的綜合因素。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自閉症病因初探

從一例腦癱症患兒臨床治驗談起

Posted by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自閉症

小兒腦性癱瘓(麻痹)症屬於現代醫學所概定的“絕症”,祗要是家中有了這類患兒,全家就會陷入痛苦的殭夢之中,社會也會因此而多了一份責任和負擔。由於這類疾病的發生率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因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西醫理論認爲,對於腦癱症的恐懼在於壞死的腦細胞不可能得到修復,因而該病無法治愈。人體腦細胞非常嬌弱,可以在短短幾分鐘内由於缺氧而導致死亡,從而導致小兒腦癱症的發生。腦細胞死亡的因素有很多,如胎兒期病毒感染、難產、圍產期高燒、嬰兒黃疸、疫苗注射後高燒、嬰兒溺水等等。由於壞死腦細胞所屬的中樞、以及損傷的程度不同,患兒會出現多種不同的臨床表現。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從一例腦癱症患兒臨床治驗談起

«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