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治愈自閉症

Posted by on 02 Apr 2005 | Tagged as: 自閉症

自閉症雖然不像世紀瘟疫艾滋病那樣令人恐怖,但其對人類的危害已經不容輕視。自閉症的發作常常在不知不覺的狀況下出現,好端端的孩子某天會突然被發現行爲怪異,出現某些生理功能方面的障礙。由於現代醫學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孩子患上自閉症就幾乎相當於成爲殘障或半殘障兒童,因此給許多家庭帶來很大的困擾,給社會帶來較大的負擔。

筆者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研治小兒腦性癱瘓症,並取得二十餘例好轉、二例痊愈的臨床療效。來美國後,筆者又收治了許多自閉症和小兒腦癱症患兒,其中有一例自閉症僅治療四個月的時間就獲得痊愈。四個月治愈自閉症,這在現代醫學中是不可想像的;人們依據現代醫學“腦細胞不可修復”的理論,會認爲筆者之語為天方夜譚。然而,筆者所言畢竟是鐵的事實,布朗的自閉症痊愈的事實也難以否認,孩子現在仍然住在洛杉磯,其治病的相關資料依然完整地保存在華夏中醫診所内,筆者很願意與有心人士進行這方面的學術探討。筆者以爲,由於中醫理論從來就沒有把這類疾病列爲絕症,因此,中醫療法能夠治愈自閉症屬於理所當然的事實,沒有什麽值得奇怪的。

自閉症患兒布朗生於1999年10月份,屬於輕度自閉症。布朗初診(01/01/2003)時的主要症狀為沒有自主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能力僅為兩歲正常兒童狀態。患兒能夠重復他人的話語,吐詞清晰,但無法表達自己的意願;同時嘴中不停地講著誰也聽不懂的話。譬如,別人說“吃飯”,他可以跟著說“吃飯”;但當他想吃飯時,卻無法用語言表達而說出“吃飯”二字。當他感覺到委屈時,常常需要好幾秒鐘後才能大聲哭出來。此外患兒喜歡獨處,眼神有時有少許散亂,性煩躁,常用頭撞擊枕頭,有吃鼻屎的習慣。

布朗來診所治病很有趣。布朗的爸爸在加州某局任工程師,工作比較繁忙,他看到自己的孩子3歲多還不能正常地説話,感到非常傷心。有天他對筆者說:“吳醫師,我都四十多歲的人了,看到唯一的一個兒子竟然得了這種鬼病,我的心裏不知道有多麽難受。”說到這裡,這個大男人竟然動情地留下了傷心的眼淚。孩子爸爸的真情表白激勵著筆者,筆者觀察到布朗的病情並不太嚴重,因此當即就告訴他大約需要一年的診治時間。孩子的媽媽是西醫藥劑師,也許是由於醫學理念上的認知不同,夫妻倆人在咨詢過後的兩個月才帶著孩子前來就診。 Continue Reading »

拔苗助長與鴕鳥心態

Posted by on 19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相傳鴕鳥遇到危機時,常常會將自己的頭插入沙堆,以爲這樣就能夠躲過危險。人生中也存在著如何直面人生的重要話題,面對生活中所踫到的各種難題,智者敢于面對,會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認真解決,並隨時準備著面對新的挑戰;而弱者卻總是想著如何去迴避,可是這些難題因爲沒有被解決而始終存在,而且還會糾合著其他的難題困擾著他;難題日積月累,以致常常壓得弱者喘不過氣來。所以説,如何面對生活中所出現的難題的問題,屬於每個人的生活理念,決定著自己的日常生活狀態和一生的命運。對待孩子也是這樣,“望子成龍”是每個華人所信奉的哲理,人們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會有出息,但並不是每個孩子以後都能夠成爲科學家或競選上美國總統。家長如何面對孩子的現在和將來,也是影響著孩子成長的大問題。

孩子的“現在”是什麽?是為了“將來”而長大。不管在哪個方面,孩子都需要長大。孩子長大需要有一定的過程,急是急不來的。“拔苗助長”這個成語是諷刺那些違背自然規律的心急人的,但在現實生活中,這類心急的家長倒不少見。隨著現代生活水準的提高,幹著“拔苗助長”這種蠢事的家長越來越多,他們恨不得自己的孩子能夠像吹氣球一樣地快速“脹大”,結果當然會適得其反。這種育兒上的錯誤觀念傷害著自己的孩子,在我們的周圍,患有肥胖症、自閉症、多動症、小兒腦性癱瘓症、以及發育遲緩的患兒越來越多。由於西醫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這類患兒給家庭、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拔苗助長與鴕鳥心態

談 腎 虧

Posted by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在中醫臨床上,人們動輒就會聽到醫生有關[腎虧]的辨證診斷;然而[腎虧]到底是怎麽回事,真正能夠明瞭其真實含義的人並不太多。前者筆者曾在某報拜讀過一篇題爲《腎虧症候群-華人特有症狀》(詳見洛杉磯《中國日報》2004年11月16日C4版)的文章,其中寫道“腎只負責製造尿液,和排尿無關,解小便是膀胱和尿道(的)職責,將排尿不順、不適、尿失禁……歸咎於腎,是錯誤的。”這篇文章的主題或許只是想撇清腎臟的職責,但作者卻錯以爲[腎虧]的概念源於人們對於腎臟的無知,故擺出一付傳道者的姿態。這位作者站在西醫的角度對腎臟做出恰當的描述本來無可厚非,但遺憾的是,他對中國文化毫無了解,對中醫知識一無所知,卻硬要把中醫的[腎虧]概念混同於腎臟的功能,以致鬧出這篇笑話文章。

[腎虧]的概念出自於中國文化,基本上每個中國人都知道有[腎虧]這麽回事。[腎虧]一說源於中醫理論,主要是指與[腎虧]相關的一系列臨床表現。在中醫理論中,腎的主要生理功能為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和水液代謝;腎主骨生髓,外榮於髮,開竅於二陰,在志為恐與驚,在液為唾,腎與膀胱相表裏等等。從上面可以看出,中醫理論中之[腎]並非專指西醫所謂的腎臟,其内容遠比腎臟的實質概念要廣泛得多。所以說,中醫的[腎虧]理論與西醫的腎臟功能屬於不同醫學理論的兩個概念,試圖以腎臟功能的描述來評論中醫的[腎虧]證型,豈不是個大笑話?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談 腎 虧

中 藥 是 藥

Posted by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在美國的食品醫藥管理中,中藥被列入食品類管理,而且允許針灸醫師臨床使用。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管理規定。一方面中藥作爲食品,在市場上可以隨便買到,因而也可以隨意食用;而另一方面,中藥又屬於藥物,被中醫師用來在臨床上治療疾病。雖然有少部分中藥可以食用,但實際上中藥並不是食品,而是中醫師用來治療疾病的藥物。中藥有“四氣五味”之分,中藥的使用必須符合中醫的“辨證論治”等臨床使用規律,那些不懂得中醫理論的患者或其他醫學界的醫生隨意使用,容易導致臨床醫療事故的發生。同時作爲食物,必須是無毒的;而部分中藥含有相關的毒性;即使完全沒有毒性的中藥,在使用不當時仍然會導致中藥中毒。因此,這種藥食混淆的現象會導致管理混亂,除了中藥中毒事故叢生外,許多中藥也因爲含有毒性成分不符合食品的管理規定而被拒絕進口,使得中醫師和廣大患者失去使用部分中藥的權利。

臨床上常有患者詢問:“中藥是不是健康食品?” “爲什麽吃了那些健康食品會不舒服?” “中藥能不能長期服用?”……一連串的問題圍繞一個核心:中藥的定位問題;也就是說,中藥到底是屬於食物、還是藥物的問題。我們知道,不少中藥可以食用,這類中藥的共同特點是藥效較弱,對人體的作用較小,因此使用後不會出現不適反應。但大多數中藥並不適合作爲食品食用,這些中藥的藥性較大,對人體的作用較強,它們被發掘出來是作為中藥用來治病的;如果使用不當,常常會損傷人體的健康。因此我們說,中藥是中醫師臨床用來治療疾病的藥物,不能隨便當作食品食用。即使使用中藥保健養生,也必須在機體出現輕微的病態證型之時,進行針對性較強的辨證施用,使得病態證型得以糾正,從而不至釀成疾病。我們必須懂得,中藥養生祗能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絕非指那種無病吃藥,以期長命成仙者。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中 藥 是 藥

談“有病治病,無病養生”

Posted by on 11 Feb 2005 | Tagged as: Uncategorized

中國文化中有句養生的説法,叫做“有病治病,無病養生”。這句話並非專指吃藥而言,譬如運動,當你感覺身體孱弱,動則氣喘時,或者渾身不適,痠緊疼痛時,你試著做些適當的運動,一段時間後,你會感覺到周身舒泰,強勁有力。此時你的病痛感覺也消失了,身體也強健多了,這不就是“有病治病,無病養生”嗎?筆者有許多患者,初診時總是感到這裡不舒服、那裏不對勁,經過筆者調治後就好了。但是一段時間後,他們又回復到原來的狀況而求醫,這是什麽原因呢?筆者認爲應該歸咎於他們的生活方式不正確。對於這類患者,筆者常常會勸他們進行適當的運動;許多人因此而得益,不需要筆者的幫助就能全身舒適地活著。這就是說,適當的運動能夠起到“有病治病,無病養生”的作用。當然,正確的飲食、睡眠等等生活形態都具有這種功效,問題在於你能不能堅持下去。

筆者曾聽過有些西醫醫生解答“有病治病,無病養生”的概念,他們站在西醫的角度來詮釋,筆者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蠻好笑。記得某位醫者以流感為例來解答這個問題。他認爲某些人使用抗生素來預防流感是錯誤的,因此,“有病治病,無病養生”的觀點不對。誠然,抗生素不能殺死流感病毒,人們使用它是為了防避繼發性細菌感染,這種既不為致病,又不能養生的做法當然不足以取;況且,抗生素用多了不但會損傷胃腸,還能夠培養細菌的抗藥性,生産出更多更加危險的新生代細菌。但是,這種“因”並不一定能夠證實“有病治病,無病養生”的觀念,因爲這個觀念與西醫理論根本搭不上邊。


阅读全文请打开以下PDF文件: 談“有病治病,無病養生”

« Prev - Next »